点金教育教学点一:圣地校区
地址:圣地公寓A座11层
电话:17705481602
点金教育教学点二:擂鼓石校区
地址:擂鼓石路与傲徕峰路交界处西90米路北
电话:17705484007
点金教育教学点三:奥园校区
地址:奥林匹克花园南门西三楼东南
电话:17705484006
点金教育教学点四:云集校区
地址:灵山大街泰山云集商业街1号楼3层
电话:15662057268
点金教育教学点五:青年路校区
地址:青年路82号5层
电话:17705484005
过年,高中同学聚会,来的人个个拖家带口,除了君。别人问她:“怎么还不结婚生子?”她答:“小时候,父母每天吵架、打架,最后两人还双双出轨。这样的婚姻关系带来的心理阴影面积太大……”
童年阴影这个事,是个人都会有,时常听闻身边很多朋友诉苦,他们虽已长大成人,甚至成家立业,但似乎父母的“控制”还在,他们死死被包裹在原生家庭的那层厚茧中,因为这层茧,他们依然不断受到影响,无法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更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01
大学同学梁,和我玩得很好。当年读书,因为专业需要,我们必须到图书馆借很多小说看。
奇怪的是,每当一拿起书,她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神,也因此她的课业成绩一直不理想。
很久以来,她都无法找到原因,直到有一天,她才知道,自己学习受干扰的源头竟在她妈。
梁的妈妈对梁的学习很关心,但她的脾气很差,差到什么程度呢,家里、邻居所有人都不敢惹她。
梁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被她妈盯得死紧。学习上,梁尤其不能看些乱七八糟跟课业无关的“闲书”。
有一回,梁从同学那里弄来几本《故事会》,被迷住了,于是写完作业后在屋里偷偷看。
一次忘记关房门,她妈进来,被发现了,面目狰狞一把抢过她手里的书,边撕扯,边咆哮,完了还用脚往书上猛踩……梁从未见过如此穷凶极恶的妈,一时吓到了,惊魂久久未定。
后来,梁偶尔再看,就会拿一本课本盖上,因为她随时都要提防她妈忽然闯进来,被逮个正着,又是一顿打骂。
因为从小有了这些战战兢兢的经历,梁后来只要一看杂志、漫画、小说之类的“闲书”,就会有种躁动不安的恐惧感。
看过一个访谈,郎朗说有一年春节,他爸喝醉了,躲在楼梯间吓他,就是这一吓,那种恐惧感他记了一辈子。就算现在,每次经过楼梯间都会无比紧张,很没有安全感。
在场的郎国任听后表示难以置信,笑说这点小事竟然记了那么久……
谁说不会呢?
对于小孩而言,每当他遭遇什么,幼小的心灵没那么强的能力去调节心理,也没有长辈及时的开导,更没有什么丰富的外界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干等着时间让惊恐自行散去。
若干年后,他们看似在表面上忘记了,但其实是内化了,这些内化的东西会一点一滴影响着他们看待世界以及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02
人的一生会拥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的、成长的家庭,另一个是自己进入婚姻生活后与伴侣所组成的家庭。
原生家庭的亲子氛围是平等还是控制,是公平交流还是指责谩骂,是畅所欲言还是不准表达,都熏陶着每一个孩子,对他们的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管理情绪的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获取更多教育资讯,关注公众号:孩子四轮学习法)
很多人,不管是童年时的自闭、少年时的自卑,还是青年恋爱的不自信,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童年多少遭遇过来自家庭的创伤。
有个朋友,干练精明。她说她妈很可怜。小时候,她爸经常打她妈。
她还能清清楚楚地记起自己小时候在家里的情形,他们三个姐弟做完了作业,一起在家里玩扑克的情景,而只要她爸一回来,这种和谐立刻会被打破。
她爸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大喊大叫,找很多理由来数落孩子和她妈……不久后,夫妻俩就会唇枪舌战、相互打斗起来。
更恐怖的是,有一次她爸估计心情不好,回来后看她抱着一只小猫在看电视,暴怒之下一把将小猫抢过去,直接扔到楼下,她至今还记得当时那股触目惊心的惊恐,如山洪般朝自己扑面而来。
直到今天,每当她待在房子里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还会条件反射式地加快心跳,头皮发紧。
前些年,朋友挣了钱,自己买了房,把她妈从老家接出去。看似摆脱了地狱,忽然有一天,朋友去体检,被查出卵巢癌,晚期。
虽说,癌症的病因是复杂的,不能单纯归咎于童年创伤,但我也知道,童年创伤对一个人的危害有多大。
现代医学发现,当一个人长期精神、情绪不妥时,会促使皮质类固醇激素分泌过度,从而免疫功能下降,提高癌症发生的几率。
中医世家走出来的“妇科泰斗”郑淑芳有一期在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时说,不良情绪是癌细胞产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媒介。
我想,童年的创伤无疑正是导致朋友不良情绪的一个最大的利器。
03
电影《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从小被妹妹夺去父爱。为弥补童年缺失的爱,她终其一生义无反顾的付出,却无数次换来欺骗、虐待,人人对她嫌弃至极。松子那句“生而为人,对不起”,就是对自己不受欢迎的人生的独白。
别人问我:你被人嫌弃过吗?
说句实话,这年头谁没有嫌弃的人,谁又没被嫌弃过呢?然而,我更知道,在这些我们所嫌弃的人以及被嫌弃的我们这里,只是因为儿时受过伤,等长大了,我们深陷在那些伤所带来的阴影里。
就像松子一样,换了一种形式去索取在童年没有索取够的能量、养分,来修补这些伤疤而已。
有些人很任性、不合作,不好惹的样子,或许只是因为他孩时受尽了欺负,所以不再希望重蹈覆辙;
有些人为了拥有一个家庭,即便丈夫跟别人搞暧昧,甚至自己深受家暴之苦都可以原谅,或许只是因为曾有个不完整的家庭;
有些人八面玲珑,或许是他找不到自己,因为从小就只能迎合才能有好日子过;
有些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对孩子恶语相对,或许只是因为他同样有着对他很刻薄的父母
……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台刚装好硬件的裸机,长大后,他可以自行安装软件,学习新的技能,但他最深层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幼时他的父母写下的。
很多人,小时候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有很多事成为他们成长的创伤,至今无法愈合,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继续去伤害孩子的理由。
作为父母,我们更应以此为戒,端正三观,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在陪伴他们成长的路上,一点点打破那些我们不喜欢的教育理念,让爱和温暖,积极和健康,在孩子身上传递下去。